已經很久不願意待在電視面前看新聞了,早上在等待接送小孩上學前的空檔又聽了幾則讓人消沉的新聞!在目前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活,報導中說著現今台灣人民發瘋的比例明顯增加了五成。間接的到醫院的腦神經科就診的病患每日都在急遽的提增中,到底是人的抗壓能力變差了;還是這個社會真正的病了?


 


其實每一個健康的人類,與生俱來都具備了抗禦疾病的免疫系統,懂得保養的人相對就會有比較健康的身體。然而身處現今凡事都是工作壓力、生活壓力、人際壓力等等排山倒海而來的高壓衝擊時,除了擁有健康的體質之外,亟需要再具備堅強與樂觀的心靈。


 


所以要建立堅強又樂觀的心靈的前提,勢必要時時保持樂觀的心態。因此,學習疏壓非常重要。情緒之洪流有如滔滔大江,一旦決堤時常常一發不可收拾!而疏壓並不是向您想像中那麼困難的,重點是您一定要先學會「轉念」。也許只要一分鐘,生命從此大不同。


 


在很多的管理課程中,常聽到講師舉一個故事來說明,其內容是這樣的:「女兒向父親抱怨,事事都很艱難,父親是一位廚師,把她帶進廚房。他先往三口鍋裡倒入一些水,然後放在旺火上,不久,水開了。他往第一口鍋裡放一些胡蘿蔔,第二口鍋裡放入雞蛋,第三口鍋裡放入碾成粉末的咖啡豆。20分鐘後,父親把火關了,把胡蘿蔔撈出來,放入一個碗內,把雞蛋撈出來,放入一個鍋內,然後把咖啡舀到一個杯子裡。於是父親讓她靠近一些,摸摸胡蘿蔔,她注意到他它們變軟了。又讓女兒拿一個雞蛋,打破它,剝掉殼,這是一個煮熟的雞蛋。最後,父親讓她喝了一口咖啡。嘗到濃濃的咖啡時,女兒笑了。」最後父親說:三樣東西面臨同樣的逆境——煮沸的開水,但其反映各不相同。胡蘿蔔入鍋前是強壯的、結實的,放進開水,它變軟了、變弱了。雞蛋原來是易碎的,薄薄的外殼保護著液態的內臟,開水一煮,內臟變硬。粉狀咖啡豆則很獨特,進入沸水,它們反而改變了水。


 


挫折時,我常被這個故事鞭韃著自己的內心!故事的精隨在於:「既然改變不了外在環境,但可以改變自己內心的心境;改變不了已成事實,但可以改變自己思維的態度;改變不了別人的成見,但可以提增自己的包容心;不能控制他人的惡言,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的情緒;緬懷昨日,反省今天,把握明天。未來,雖然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測的未知數,但我們可以展現笑容來好好期待…。」好多的既然不能這樣,就可以那樣,這就是轉念的功夫;也就是所謂的心態的力量!這個故事是不是值得推薦呢?


 


比利時一家雜誌,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一次問卷,調查的題目是:  你最後悔的是什麼?並列出十幾項生活中容易後悔的事情,供被調查者選擇。結果第一名是:75%的人後悔--年輕時努力不夠,以至事業無成;第二名是:70%的人後悔--年輕時錯誤地選擇了職業;第三名是:62%的人後悔—對子女教育不夠或管教不當;再來是57%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;49%的人後悔--鍛鍊身體不足;而只有11%的人後悔沒有賺到更多的錢!


 


有沒有深刻的去體悟:人為什麼都在做後悔的事?倘若一個人面對壓力時,選擇結束生命當作此生的了結,那麼這一個人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,卻留給所有關心他的親友無窮盡的遺憾!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去想,既然做了為何還要懊悔呢?如果您的確是做錯了,我建議您坦承去面對與真心認錯。但一切只是未臻完美,或許也只是別人幾句奚落的言語;甚至不過是世間的一些庸俗的想法迷惑了您的思維,那麼,您更應該為自己下的決定、做過的事情勇敢地挑起責任!


 


也許此生就這樣平平凡凡的轉眼度過了,縱使無緣做總統、董事長、影視明星、運動健將…等等讓鎂光燈聚焦的生活; 然而我們還是應該釋懷的,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!您知道嗎?真正的幸福,都是來自於平凡啊!


 


達賴喇嘛離開西藏時,曾經痛苦萬分!然而事後的他卻說:「要不是有這個考驗,我不再有機會向全世界弘法!」聖嚴法師生前說過一句話:面對生活「要有最好的準備,最壞的打算。」而慈濟的證嚴法師也說:「缺角的杯子,不在意它還是圓的。」星雲法師在其星雲法語中也有明示:「人要懂得心的調整,怎麼做呢?第一、歡笑由內心升起,第二、快樂用真情感受,第三、肚量要胸懷大眾,第四、做事宜心甘情願。」這些禪言法語都是啟勵人心的寶典,在在說明轉念的重要啊!


 


詩人周夢蝶有一篇對人生體驗深刻的詩文:「人在船上,船在水上,水在無盡上;無盡在,我剎那生滅的悲喜上。」作家侯文詠在他的著作中也有說到:「生命的定義,確定於下一秒鐘是否正常呼吸!」,而我從生命延伸至人生;我給了人生的定義:關鍵在每一秒鐘是否健康的活著。人生沒有你想的那麼長,剎那生滅的悲喜總是縈繞交替著們的一輩子,所以很多事情一定要看開,能快樂就盡量去快樂吧!


 


記得年輕的時候,一直藉理由想要離開家裡,而母親總是找盡理由希望所有的兄弟姊妹回家聚在一起。原來,年邁的父母在乎的事,卻是年輕時做子女最不以為然的啊!當自己的小孩漸漸長大的時候,我開始有了這些感悟。


面對挫折時,心理學家說:忘記是最好的方法。而我建議先轉個念,然後找到更好更積極的作為,投射在改善與再出發的層面上,這樣也許就能夠建立起既健康又快樂的身、心、靈了。舒活的人生,就是要把握每一次的機會快樂地去學習。您是否認同我的想法呢?


轉個念,也許只要一分鐘,生命從此大不同! 我相信您一定能做到的,讓我們一同努力去學習。


放下是真功夫    看破是真學問    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   ~ 共勉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